销量狂飙47%, 吉利免疫车市分化风波?
- 2025-07-11 22:03:51
- 110
这场由新能源掀起的汽车重塑革命中,吉利汽车虽然不比亚迪这样的首发者,但绝对也是长期红利的收割者。
据乘联分会日前披露的零售数据,上半年销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除去比亚迪(161万辆)外,吉利是唯二零售销量超过百万辆的汽车势力,销量达122.6万辆,超越一汽大众、长安、奇瑞等。
公司发布的最新经营数据也显示,1-6月已累计实现销量140.9万辆,同比增长47.4%。
且官方积极的态度更是进一步预示着乐观期待值仍可延续。
公告显示,基于上半年公司已完成原全年目标的52.0%,集团管理层决定将销量目标上调至300万辆,上调幅度约为10.7%,新增量接近零跑2024年全年销量(29.4万辆)。
此外,批量新车型的即将上线也是其信心大增背后的底气。2025年全年吉利计划上市10款全新车型,目前已上市其中3款,下半年或将有7款全新车型上市。
47%增速解构:新能源与出海双轮驱动的进化之路
未经审核的销量数据报告显示,吉利汽车上半年实现的140.9万辆销量中,涵盖吉利、领克、极氪三大品牌的新能源车业务依旧是其增长核心引擎,上半年销量高达72.52万辆,同比暴涨126%。
其中,6月实现新能源车销量为12.2万辆,同比增长85.5%,环比增速有所放缓,为-11.3%,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达51.8%,同比提升12.1pct,显示其显著的电动化转型成果。
分品牌来看,进一步整合的核心主品牌——吉利表现最佳,6月销量同比大增58.8%、环比增2.3%至19.3万辆,其中又以银河表现最佳,销量激增464.8%,至9.0万辆;至于领克、极氪销量则一增一减,同比分别增7.7%、减了-16.9%,很显然,此前的品牌整合以及市场回笼对于极氪短期还是造成了一定负面冲击
出口则是吉利汽车继续展现中高双位数增长爆发的另一重驱动力。6月,其出海销量环比大幅提升,6月出口4.0万辆,同比+13.2%,环比+33.3%。
事实上,这两重驱动力与当前整个行业大势高度同步。
站在行业的维度,尽管新能源车渗透率确实已经越过增长的最高拐点,汽车需求市场的增长驱动力不可避免在放缓,但整体仍在延续向好态势。
据乘联分会公布的零售数据,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08.4万辆,同比升18.1%,月环比升7.6%;今年上半年乘用车零售累计1090.1万辆,同比升10.8%。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延续增势,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渗透率达到50.1%;其中6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111.1万辆,同比升29.7%,月环比升8.2%,新能源渗透率53.3%,月环比升0.4个百分点,达年内新高。
乘用车出口放缓,上半年乘用车出口248万辆,同比升6.8%,但其中新能源车出口仍维持较好增势,6月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41.1%,较同期增加17个百分点。
而这背后,虽然行业分化态势持续加剧,但以比亚迪、吉利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上半年良好的的整体表现助推力产业的结构性增长。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不同类型企业呈现出梯队增长特征,传统车企中,以比亚迪、吉利、长安为代表的企业在新能源车领域增长强劲,且在海外市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势力阵营则呈现分层态势,早期表现突出的理想等较为稳健,而小鹏、零跑凭借纯电动技术突破与智能化升级,成为快速增长的新势力;而以华为、问界、小米为代表的科技企业跨界入场,形成了第三波增长动力。
“整体而言,自主品牌在技术创新、海外市场拓展、国内高端化突破及电动化全面推进等方面,均收获了显著成果。”
目标上调至300万的背后:极氪整合与产品矩阵的战略共振
对于吉利这一份经营数据,交银国际发表报告解读称,近日中国内地部分城市宣布暂停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申请,新一波资金的批转仍需一定时间,消费者观望情绪提升。考虑到去年7月在以旧换新助力下车市逐步恢复,高基数下交银国际预计7月车市增长平稳。
但该行仍直言看好吉利汽车私有化极氪后推动内部资源整合。
德意志银行研究部分析师也认为,在经历了表现强劲的上半年之后,吉利已将其全年销量预期上调11%至300万辆,认为吉利汽车2025年的收入和净利润可能会好于此前预估。
与之相应的,该行基于下半年将推出新产品、库存水平低以及下半年需求提前释放等原因,将其2025年收入和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0.4%和2.4%,相信吉利有能力实现新的年销量目标。
2025年第一季度良好的财报似乎也在有力说明可以继续相信吉利接下的增长:实现营业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增长264%,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随着新能源盈利能力的改善及规模效应释放,第一季度吉利汽车毛利总额大幅提升至114亿元,毛利率达15.8%。反过来。盈利的增长又将在长期中使得吉利汽车有更充足的资金投入到研发、生产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为此,公司选择乘势而上,上调2025年销量目标至300万辆,彰显信心。
究其信心持续高涨的背后,核心底气在于明确且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台州宣言》以及 “智能吉利 2025” 战略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指引。
在品牌梳理、整合方面,对旗下吉利、吉利银河、领克、极氪四大品牌的定位进行了梳理与区隔。吉利品牌继续深耕大众市场,以丰富的产品线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日常出行需求;吉利银河专注于主流新能源市场,凭借高性价比的新能源车型迅速打开市场;领克则以年轻、时尚、运动的品牌形象,吸引追求个性的消费者群体;极氪定位豪华纯电,致力于在高端新能源市场树立标杆。
通过这样清晰的品牌定位,四大品牌各自发力,覆盖从大众到豪华,从燃油到纯电、插混、增程等全品类市场,形成集团军作战的合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极氪完成对领克 51% 股权的收购,二者共享浩瀚智驾系统,不论两者的定位依然很清晰,前者主攻高端纯电,后者聚焦混动与性能市场。
在供应链管理上,四大品牌整合资源,共同与宁德时代、亿咖通等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通过大规模采购降低成本;制造端共享 SEA 浩瀚架构、GEA 全球新能源架构等先进技术,提升生产效率。
渠道方面,吉利银河已建成超千家独立门店,极氪通过 “直营 + 授权” 模式覆盖全球市场。
在技术创新领域,吉利汽车同样成果斐然。在智能驾驶方面,已完成了全域 AI 智能化布局。例如,7 月 4 日亮相的领克 10 EM-P,全系标配激光雷达与智能四驱系统,搭载英伟达 Thor 芯片,拥有 700TOPS 算力,配合千里浩瀚 H7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以实现全场景高阶智能辅助驾驶。
此外,还通过星睿智算中心(算力 23.5EFLOPS)、星睿大模型等技术,实现从研发到售后的全链路智能化;千里浩瀚 H7 系统已在银河星耀 8 等车型上量产,支持高速 NOA、城市通勤 NOA 等功能。
在新能源技术研发上,盾金砖电池整合自研电芯与安全系统,支持 800V 快充,已搭载于极氪 001 FR 等车型;同时,在混动技术方面持续突破,雷神 AI 电混 2.0 系统热效率达 47.26%,支持插混、增程等多路线,应用于银河 L7、星耀 8 等车型,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动力选择。这些技术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也为吉利汽车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主阵营的分化与洗牌
站在行业的大舞台上,2025 年上半年车市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
乘联会数据显示,上半年自主品牌市占率突破64%,同比增长 7.5 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但内部呈现明显分化:比亚迪、吉利、长安组成"铁三角",市占率合计达41%;而尾部车企生存空间持续压缩,上半年已有17个品牌月销不足千辆。
这种分化在新能源赛道尤为明显:零跑以155.7%增速反超理想,鸿蒙智行借势华为生态异军突起,传统车企转型速度决定市场地位。吉利通过"多品牌矩阵+全价位覆盖"策略,旗下多个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可以说,吉利47%的增速放在行业坐标系中更具启示意义。
而行业洗牌加速倒逼企业进一步多元化转型。崔东树指出,未来三年将是中国车市"淘汰赛"关键期。吉利通过曹操出行布局Robotaxi赛道,这种生态化布局已领先大部分同业1个身位。
此外,崔东树也警示,2025年7月共有23个工作日,生产销售时间相对充裕。随着车市增长的结构性分化,部分企业传统燃油车产能充裕,燃油车市场萎缩压力下的去库存特征明显,预计休高温假的时间较长,7月车市进入休整期。
“当前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尽管正常竞争有助于行业升级,但“内卷”下的生存压力不容忽视,部分企业销量下滑,甚至面临边缘化或被淘汰的风险。“
未来,企业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需要在规模化基础上构建差异化竞争力,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
只有兼顾技术、成本、规模与用户需求,才能在行业洗牌中站稳脚跟。
- 上一篇:特朗普说洛杉矶骚乱是外国入侵
- 下一篇:田柾国害羞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