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00吨稀土被运往美国! 中国揪出两个“帮凶”, 反制也已在路上
- 2025-07-23 03:21:54
- 344
全球关于稀土资源的争夺战愈发激烈,而中国在这一领域几乎已经占据了垄断地位。尽管美国等大国自身拥有丰富的稀土矿产资源,但它们缺乏高效的精炼技术。即便这些国家能够开采出稀土矿石,最终仍然需要将矿石运到中国进行深加工。这一局面使得他们不得不依赖其他渠道,从海外高价购买稀土,才能缓解自身的稀土危机。
泰国和墨西哥成为了美国绕过中国的关键中转站。为了确保稀土顺利流通,这两个国家采取了各种各样的伎俩,甚至不惜通过改变稀土的外包装,试图掩盖它们的原产地。中国的稀土一旦运送到这些国家,它们便会在本地的仓库内进行重新包装。这些稀土可能会被伪装成铁矿石、锌精矿,甚至被偷偷地藏匿在瓷砖胶带和饮料瓶中,秘密出口。更为夸张的是,一些走私分子会直接使用铝箔将锑腚包裹起来,企图绕过X光扫描的检测。
这种伪装手段屡试不爽,甚至让广西日新金属化工有限公司的泰国分公司在半年内向美国输送了3366吨锑产品,同比增幅达到数十倍。然而,泰国本国仅有一座锑冶炼厂,且产能微乎其微。墨西哥的情况更是糟糕,其锑冶炼厂长期停产,直到2025年4月才恢复生产。依靠这两个产能几乎为零的冶炼厂,显然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出口量,这些货物的真实来源无疑是中国。
除了包装伪装外,这些国家还通过伪造原产地证明来规避中国的出口管制。泰国的一家物流公司便采取了将中国稀土伪装为“泰国制造”的方式,再行出口至美国。而墨西哥则利用与美国的自贸协定,伪造原产地证书,使得关税减少了90%以上。通过这一系列手段,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美国从泰国和墨西哥进口的锑产品竟然达到了3834吨,远超过去三年的总和。
这些国家显然无法提供如此大规模的生产能力,专家一眼便能识破其背后的猫腻。泰国和墨西哥为何敢冒如此大险帮助美国,无非是看中了其中的高额利润。在这场“走私”交易中,物流公司获得了丰厚的佣金,而美国则通过墨西哥渠道购买稀土,成本大大低于合法途径,即便被查到面临罚款,也仍然可以获取可观的利润。此外,美国法院此前裁定,第三国转口的稀土不受国内法律约束,事实上变相鼓励了这种走私行为,甚至企图将其合法化。
面对这一局面,中国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中国迅速加强了对稀土出口的管理,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措施,每一克稀土都被赋予了独一无二的编码。通过这一“电子身份证”,中国能够对稀土从矿山到出口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准追踪。同时,深圳海关配备了先进的智能检测设备,可以在10秒内识别伪装成瓷砖胶的钕铁硼磁粉。而香港海关的新设备,更是能够穿透铝箔,精准检测稀土货物的真伪。
2025年5月,海关成功查获了25吨伪装成五金配件的锑锭,直接影响了美军工的订单。为了进一步加强稀土的监管,中国开始要求稀土出口商在报关时声明货物不允许转卖给其他国家,且必须与墨西哥海关合作,共享货物的定位和检测数据。此外,所有稀土出口都必须附上终端用户的承诺书,确保这些稀土仅用于民用领域,若用于军工,则一律不予批准。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稀土监控系统,从矿山开采、冶炼到出口,再到最终用户的使用,每一步都可以追溯。中国的这些反制措施已经产生了显著效果。2025年5月以后,美国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稀土变得愈加困难。墨西哥港口堆积了大量可疑集装箱,泰国保税仓库内也有大量被扣留的稀土产品。
面对中国日益严密的监管措施,欧洲也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2025年6月,欧盟发布了《关键矿产法案》,意图通过寻找替代供应国等措施来稳定供应链。然而,由于技术差距,欧洲的主流车企如大众和宝马,仍然不得不排队申请中国的稀土许可证。这一现象表明,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技术优势依然遥不可及,且这一局面很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成功研发出了“无镝磁体”,其成本比传统材料低40%,有望成为行业的新标准。此外,中国推动的“零碳稀土”认证体系,正在逐步成为全球采购的默认标准。这一切都表明,中国不仅掌握了稀土资源的供应链,更在全球稀土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美国试图通过第三国走私来绕过中国的供应链,但成本和风险却日益增加,这场关于稀土的国际博弈,或许将在未来许多年内继续上演。
- 上一篇:岁女孩公园荡网红秋千坠河去世
- 下一篇:刘宇宁九万字百万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