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引领生活智变跃迁(附图片)

  • 2025-07-19 11:30:33
  • 883

以数为擎,智启未来。作为数字中国的建设者,中国联通积极推进数智新基建、攻关数智新技术、拓展数智新应用,致力于建设人人受益的数字未来,让全社会共享技术发展红利。当AI开始当导游、当医生、当老师……游客得以在AI赋能下的数字交互旅游体验中,触摸自然美景与文化传承的真实脉搏;患者可以在智能导览和预问诊平台的协助下,提升就医效率优化诊疗体验;学生能够在AI校园智能体的辅助下,探索未来教育的无限可能……

AI拓宽文旅体验新边界

一步一画卷全域AI互动塑造“沉浸式游戏化登山”

重庆巫峡峡口“天然龙形山脉”的三峡龙脊景区,有着长达12公里的龙脊步道,宛如一条灵动的巨龙,将“镇水塔遗址”“神女驭龙导江”等神秘传说串联起来。徒步其间,“龙鳞岩”“龙须瀑”等特色地貌不时映入眼帘,每一步都充满惊喜。

在这里,中国联通打造全国首个“沉浸式游戏化登山体验”,踏上嶙峋石阶,一场“寻龙探秘”的穿越之旅就此开启;再加上大型实景山水全息投影、3D光影秀视觉体验拉满,仿佛置身于梦幻与现实交织的奇妙世界。

三峡龙脊景区以联通数字人为载体,将AI算法、物联网等新技术融合到互动场景,提升游客体验感。通过联通云+DeepSeek大模型赋能,让“巫山神女”博晓古今、学贯中西——既可化身NPC引导游客参与游戏,又能担任“专属客服”为游客提供景区指引,还能作为“文旅代言人”为游客推荐景点、本地美食、住宿和特产等,让游客既能体验与千年神女对话,还能用科技之眼重读三峡史诗。

一梦回千年AI开启云游博物馆的奇幻旅程

近年来,“去博物馆看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让很多博物馆一票难求。国家博物馆“中华文明云展”(二期)的上线打破了时空限制,人们坐在家中就能体验云游博物馆的奇幻旅程。

云展二期以“古代中国”基本陈列远古、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为主要内容,不仅通过全景三维建模技术将实体展厅映射到云展空间,还利用高精度文物扫描技术生成637件2D文物、65件3D重点文物进行展示,并提供自主漫游和数智人导览两种游览模式。其中,中国联通行业首创的“开元”数字空间引擎技术实现了3D空间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能够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并提供丰富的沉浸式体验。

走进南越王博物院,人脸对着“智衣衿”一体机一刷,利用AI采集技术,即可生成具有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人物画像与动态影像;打开“南越王博物院小助手”,岭南首个“南越文明知识图谱”跃然眼前,海量的南越国时期图书、资料、档案进行了高精度数字化“复活”……广东联通与南越王博物院创新打造的“智衣衿”数字文创一体机,为游客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沉浸式文化互动之旅。南越王博物院云端还部署了元景大模型,同步上线南越王本地知识库,实现智能问答、文生图、文生视频等功能。

一瞰穿古今AI+VR带来虚实融合的沉浸式体验

AI+VR技术构建起的虚实融合的沉浸式体验空间,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图片和文字。

广州越秀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承载着两千余年的商贸往来与文明交融史。中国联通以海丝街区内唐、宋等史实为基础,挖掘历史背后故事,利用技术与在地文化的结合,对街区内现存的4处不可移动文物、88件可移动文物进行数字活化,打造了沉浸式体验VR大空间《广府梦华录》。游客佩戴VR设备,可以瞬间穿越至一千多年前的广州,身临其境地感受唐宋时期广州蕃坊的繁荣;也能穿梭于各历史场景之中,飞跃怀圣寺光塔,远眺珠江上商船如织的壮丽景色,领略海丝文化的深厚底蕴。

一站全通达创新服务打造入境体验新标杆

5分钟办好手机卡,30分钟支付、交通、旅游助手全搞定……山东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作为欧亚航线的重要中转枢纽,近年来入境旅客量同比激增,通信关、支付关、文旅关、交通关四重挑战浮出水面。青岛联通于去年年底联合胶东国际机场率先推出“国内出行套装”一站式服务,以通信服务为核心支点,整合金融、文旅、交通等多元需求,构建起国际化综合服务新生态。

在多语种服务专柜,入境的外籍旅客仅需出示护照,即可通过自助设备完成手机卡开户;专属定制的7天、15天、30天旅行套餐即办即用,支持自动销户,实现“零负担”离境;服务团队提供英语、韩语、日语三语咨询,配合智能翻译机实时交互,语言障碍被彻底打破。

AI引领辅助医疗新突破

AI导诊和诊断提升就诊效率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智能预问诊”系统让患者全程只陈述一遍症状就可使医生提前了解病情,并通过室内导航快速找到检查科室。系统试运行后,患者平均候诊时间缩短30%,医生接诊效率提升40%以上,初诊准确率明显提高。

在治疗阶段,“手术非常准”系统将手术的每一个细微环节,直观地呈现在可视化屏幕上,实时监控着每台手术的进度,智能调整手术排程。当一台手术提前或延期,该系统立即启动“预警”机制,极大地提升了手术室的利用率,也为医护人员在紧张的手术节奏中争取到缓冲时间。该系统实时更新手术进度,方便家属及时了解手术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焦虑情绪。

湖南联通与湖南省人民医院携手,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闪电速度”:短短24小时内,便完成了DeepSeek模型部署。依托湖南联通强大的AI应用平台,省人民医院仅用3天时间就开发上线了“智能病例助手”“健康体检助手”“大数据平台助手”等核心应用。

这些应用能够为医生辅助生成标准化病历,精准生成12个专科的诊断建议,还能预测科室就诊高峰时段及流量趋势,门诊效率提升40%。目前,湖南联通已助力10多家医院完成DeepSeek私有化部署,与客户开展医疗行业AI应用深度共创。

AI守护基层乡镇医疗

“AI+医疗”在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具有显著且特殊的意义。中国联通湖南分公司与东安县卫生健康局合作建设的AI大模型服务体系,为乡镇卫生院提供了智能化的医疗辅助工具,提升医护人员处方开具、药物使用以及辅助诊断等关键环节的服务精准度,为医疗人工智能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推广提供示范案例。

“AI下乡”利用大模型+药物知识库,能够辅助乡镇医务人员在开具和审核处方时,进一步确保药物的使用安全、有效;结合大模型+丰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知识库,帮助乡镇医务人员根据病人的详细病史和当前症状,快速准确地制定诊断和治疗方案,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性。

江苏南通联通与通州区卫健委合作打造的“区域医疗健康AI服务平台”,也在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平台整合了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数据,利用AI技术实现智能分诊、辅助诊断和健康管理。

在通州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通过AI辅助诊断系统,可快速调阅患者历史病历,并结合AI算法提供诊疗建议,大幅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对于疑难病例,平台还支持远程会诊,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专家服务。

赋能智慧康养守护银龄幸福

济南联通携手家政服务行业标杆机构“阳光大姐”,将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融入“阳光大姐”的专业服务体系,共同打造“1个智慧康养运营中心+N个社区服务站+全域上门服务”的立体化服务网络,探索“智慧康养”的新路径,让泉城的老年人不仅“老有所养”,更能“老有所享”。

济南联通为阳光大姐智慧康养项目部署智能手环、血压仪等健康监测设备,实时采集老年人心率、血压、睡眠质量等生命体征数据,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至智慧康养平台,一旦发现健康风险立即触发预警机制。同时,对老人居住地提供全屋智能FTTR+5G覆盖解决方案,并开展适老化改造,如安装智能门磁、跌倒报警器设备等。当老年人独自在家发生意外时,设备可自动报警并通知紧急联系人及“阳光大姐”服务团队。

在社区卫生站与邻里健康中心,济南联通部署远程会诊系统,让老人足不出社区即可连线三甲专家进行线上问诊,获取专业医疗建议;在社区层面合作打造丰富的智慧康养场景,通过适老化餐食、云电脑、VR设备、云公章与政务一体机等场景的落地,构建起便捷的“15分钟康养生活圈”,让老年人享受全方位的康养服务。

高质量数据集提供全链条数据支撑

中国联通联合国内多家顶尖医疗机构,构建了覆盖影像、诊疗、药品等全维度的高质量数据集,其中,数据集总规模达100TB,胸部CT影像数据集标注2万余例,肺结核辅助诊断模型准确率超95%;耳部CT影像数据集标注5000余例,听觉障碍识别准确率达95%;肾脏病慢病管理数据集整合1万例患者全周期数据,风险预警模型准确率突破95%;药品说明书数据集涵盖58000份药品信息,实现用药风险智能解析与动态评估。

基于该高质量数据集,中国联通研发了一系列医疗专科智能体。基于胸部CT影像的肺结核疾病筛查与诊断模型智能体,准确率超95%,可实现分钟级快速检测;肾脏病慢病管理干预模型智能体、耳部疾病辅助诊断模型智能体,助力医务人员提高诊断效率及诊疗方案准确性;药品全生命周期智能评估模型智能体,为药品研发、监管等提供全链条数据支撑。

AI开启未来教育新纪元

“大川智问”打造三位一体智慧校园新空间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校园的今天,智慧教育正迎来突破性变革。智慧新空间已然开启,未来校园的无限可能,正在这里生动上演。今年2月,中国联通与四川大学携手打造的AI校园智能体“大川智问”正式上线,这是中国联通“元景大模型+DeepSeek”技术在全国高校的首个落地应用。

平台构建起“精准化校园知识传递—跨业务办理赋能—全周期校园陪伴”三位一体的智慧校园新空间,为四川大学师生提供24小时在线智能咨询服务;支持校园跨场景服务的无缝接入,方便师生高效办理各类业务;还能实现业务场景与联通云算力资源的智能适配,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探索出全新方案。上线首日,数小时内就有600多名师生用户提出近2000个咨询问题,这一火爆开局,不仅是平台超高人气的最佳阐释,更是其满足校园海量需求强大应用潜力的有力证明。

“AI伴学”开启高等教育“认知增强”新纪元

当传统课堂的边界开始消融,一个全周期智慧学习的新纪元正在师生的指尖悄然开启——中国联通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孵化的“AI伴学”平台,整合全国顶尖教育学府的教材、论文、教学视频等多模态数据,构建“课前预习引导—课中教学辅助—课后复习强化”全周期智慧教育新范式,为北师大师生提供贯穿教学全流程的AI赋能服务。

在课前预习阶段,平台能够智能提取核心知识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精准定位学习重点,提升自主学习效率;在课中学习环节,平台不仅为教师提供智能化教学方案设计和流程优化支持,还基于协作学习理论,打造实时协作工具,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助教角色,提供针对性优化建议,显著提升课堂互动效果和学习质量;在课后复习阶段,平台通过智能知识标记和内容摘要生成,结合学生作业表现,提供个性化的改进建议,助力知识巩固与能力提升。

“AI伴学”平台通过全流程教学创新,显著提升知识体系构建与学习效果,为高校教学模式革新提供新方案,展现了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与前景。

“藏大智言”让AI+教育扎根雪域高原

当经幡拂过数字云端,雪域智慧的光芒刺破海拔的边界,高原教育的千年沉寂,此刻正被AI的春雷改写。中国联通与西藏大学联合打造的“藏大智言”平台,是西藏教育行业首个定制化大模型服务平台。基于联通云的算力支撑与元景MaaS平台的技术优势,平台整合了中国联通在多个高校成功落地AI应用的经验,将AI+教育新场景引入雪域高原。

“藏大智言”突破地理限制,实现教育资源与大模型服务“云端共享、全域触达”,让高原上的智慧校园迈入“秒级服务时代”,真正实现“一问即答、一触即达”。平台还创新打造了西藏首个高原特色AI数字向导——藏晓言,它不仅是西藏大学的校园“智慧吉祥物”,更是以藏文化美学传递科技温度的创新实践。此外,平台实现了校园统一认证与单点登录,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与平台安全性;实时监测问答热点、精准把握师生关注焦点,AI生成“校园关注图谱”,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平台的成功建设,不仅将智能应用延伸至雪域高原,也为智慧教育在高原地区的深化发展提供了示范性案例。

“后勤总经理AI助理”助力后勤管理步入智能化

过去处理一个简单的校园后勤报修单,需要电话沟通、手动记录、层层流转、现场确认……效率低、信息滞后、师生需求响应常因流程冗长而“慢半拍”。现在,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这一传统管理模式因为西安联通支持建设的“后勤总经理AI助理”的上线成为过去式,建大后勤管理正式迈入智能化时代。

平台与校内一网通办、新闻资讯、数据中台及校内AI融合门户等多个业务系统紧密对接,构建起AI大模型驱动的全面管理体系,让任务流转无缝衔接。它可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与处理,实时优化资源分配。例如,AI平台可根据水电资源调配的实时数据和历史使用规律,自动调整资源配置,既保障了正常使用,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消耗。其智能语言处理能力能够自动化完成日常任务,将后勤人员从重复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对于管理层而言,能基于海量数据提前预判潜在问题,并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建议。